兰花草0088
1953年,毛泽东视察路过安庆,忽然想到这是陈独秀的家乡,便向当地领导问起了他孩子,在得知其现状后,毛泽东立即批下了四个大字!
1953年,毛主席溜达着视察安徽,半道上心血来潮,拐去了安庆这个小城。你们知道吗?安庆可是近代大腕儿陈独秀的老家,那家伙,以前可是毛主席的领路人,新文化运动的头儿,还参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不过啊,岁月不饶人,那些大英雄的后代们,现在就跟咱们老百姓一样,默默无闻地在街上晃悠。正应了那句老话:“大树一倒,小猴子们就散了,人一走,茶立马就凉了。”但毛主席是个大忙人,心里还惦记着这位老朋友。
到了安庆,毛主席一边微服私访,一边偶然听说这儿是陈独秀的地盘,眼睛立马一亮,拉着当地领导傅大章就问起陈独秀后人的近况。傅大章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陈独秀的三儿子陈松年还在安庆呢,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在工厂里搬砖头。毛主席一听,琢磨了一会儿,大笔一挥,写了四个字:“应当照顾”。
这四个字,沉得跟座山似的。这不仅仅是个命令,更是一份深厚的情谊。毛主席没忘陈独秀当年在北大时对他的关照,也没忘他为革命打的根基。虽说陈独秀后来跟党走散了,但他的俩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可都是为革命豁出命去的。毛主席这心里头,既是感慨又是感动。傅大章接到任务后,立马行动起来,一拍大腿决定,每月给陈松年送上三十大洋的补助。这在当时,可算是一笔巨款,足够让一家子的日子滋润不少。补助一到手,陈松年和他家里人惊得下巴都快掉了,心里头那个感激啊,直纳闷咋就天上掉馅饼了呢。一问之下,才知道这馅饼是毛主席给的,陈松年一时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眼眶子都湿了。
他这人实在,从没想着靠老爹的名头捞好处,也从不敢奢望有啥特殊待遇。可没想到,在最难熬的日子里,毛主席一句“得照应着”,立马让他心里头又亮堂了起来,还让他想起了老爹和大哥为了革命流血牺牲的那些年。
从那以后,每个月那三十大洋跟约好了似的,准时送到,成了陈松年一家子的救命稻草。每次拿到钱,他都要跑到毛主席的照片前,恭恭敬敬鞠个躬,这一幕,也成了那段日子里最让人感慨的画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