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被湘军围困的时候,李秀成为什么不去救援

安庆 更新于:2025-01-18 07:44
  • 秋水8947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著名将领,他在安庆被湘军围困时,没有立即救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战略考虑":李秀成可能认为,当时太平天国在江浙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较强,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更大。因此,他可能认为先巩固江浙地区的地位,对于整个太平天国的生存和发展更为重要。
    2. "资源分配":太平天国在战争期间资源有限,可能无法同时应对多个战场的军事行动。李秀成可能需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和兵力。
    3. "情报和判断":李秀成可能根据情报判断,湘军围困安庆的态势并不是无法打破,或者他可能认为湘军的力量有限,不必急于救援。
    4. "内部矛盾":太平天国内部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这可能会影响到李秀成的决策。例如,他可能需要平衡各派系的力量,或者处理内部的政治斗争。
    5. "个人决策":作为一位将领,李秀成在军事决策上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他的个人判断和决策可能也是影响其不救援安庆的因素之一。
    至于李秀成为何出兵江浙,可能的原因包括:
    1. "江浙地区的战略地位":江浙地区经济发达,地理位置重要,对于太平天国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2. "巩固根据地":通过

    举报
  • 山鹰163054036

    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桂强

    安庆保卫战

    1860年太平军攻克江南大营后,李秀成和李玉成趁机率部东征,而曾国藩也抓住时机,趁太平军西部兵力空虚之际,派其弟曾国荃率军包围太平天国的战略要地安庆。陈玉成得知安庆被围,立即从江浙撤兵西救。按照陈玉成、李秀成以及洪仁开等太平天国领导层商议的计划是实行第二次西征,占领武昌,包抄安庆附近清军的后路。陈玉成按照战前制定的计划到达黄州一带,但是李秀成迟迟不率军前来汇合,反而率部退出湖北。次年9年李秀成汇合从广西返回的石达开部,挥军东进,进入浙江。至此,太平军先前制定的占领武昌的计划胎死腹中。李秀成率军撤离之后,陈玉成势单力孤,虽然率部力战数月,但是安庆仍陷于清军之手。安庆失守之后,天京上游失去屏障,虽然李秀成在江浙攻城略地无数,但是仍然无法弥补安庆丢失所带来的影响。那么在安庆被围的危机时刻,李秀成为什么不来救援,反而陈兵江浙呢?

    陈玉成

    这个问题不仅仅后来人十分好奇,身为湘军统帅的曾国藩也很纳闷,李秀成被俘之后,曾国藩还特地派人前去询问,李秀成只是简单的回了一句,“兵不足也”。当然这只是李秀成的借口,当时他迟迟没有按照计划攻打南昌,反而在江西招兵买马,后来又汇合了石达开所部,因而人多众多,兵力雄厚,又怎么会兵力不足呢?其实李秀成不来救援,真正的原因还是他从内心里根本就不想救,不是没能力救。在战前制定计划的时候,李秀成就曾提出过不同意见,根据洪仁开的说法是,李秀成认为苏、杭、上海离天京很近,又是富庶之地,如果先攻占此地,就能获得巨额财富,后来建立强大的水师,再去巩固西边防御。说到底还是李秀成的私心在作怪,作为一个能征善战的良将,他这么会不知道安庆已经危在旦夕,又怎么等得及新建水师,然后再去救援呢?后来他在攻占苏、杭一带后穷奢极欲的生活更加证明了他不愿救安庆反而进军浙江是自己的私心在作怪,据说他的忠王府由数千工匠花了3年时间还未完工。李秀成甚至以为有了苏、杭,就可以高枕无忧。

    参考文献:

    徐则浩等主编:军事纵横

    鲁尧贤编著:安庆地区近代革命史稿

    郦纯著: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 下

    刘玉田 李龚 许建国:中国革命史简明词典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季我努学社号(搜索季我努学社)及季我努学社微信公号(名称季我努学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学社系国内著名的历史学民间学术社团,已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万字,代表作为《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第一辑5卷,第二辑已出1卷)。其创办的季我努沙龙系国内最著名的公共历史讲座。

    举报
  • 齐齐9513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