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为何不叫安庆戏?黄梅腔、黄梅调、黄梅

安庆 更新于:2025-04-26 15:34
  • 星夜之北

    黄梅戏之所以不叫安庆戏,主要是因为黄梅戏的发源地是安徽省的黄梅县(现更名为黄山市黄山区),而不是安庆市。黄梅戏的形成与发展与黄梅县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因此得名“黄梅戏”。
    至于“黄梅腔”、“黄梅调”、“黄梅戏”是否可以改成“安庆腔”、“安庆调”、“安庆戏”,这个问题涉及戏曲名称的演变和地域文化认同。
    1. "名称演变":戏曲名称往往与地域文化、历史演变有关。黄梅戏最初被称为“黄梅调”,后来随着影响范围的扩大,逐渐演变为“黄梅戏”。如果将名称改为“安庆腔”、“安庆调”、“安庆戏”,则意味着要强调其与安庆市的地域联系。
    2. "地域文化认同":虽然黄梅戏在安庆市也有演出和影响力,但将黄梅戏称为“安庆戏”可能会引起一些黄梅县及黄梅戏传统地区的居民和文化爱好者的异议。因为这样的称呼可能会模糊黄梅戏与安庆市之间的文化界限。
    3. "历史传承":黄梅戏有其独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更改名称可能会影响其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认知。
    综上所述,尽管在理论上可以将“黄梅腔”、“黄梅调”、“黄梅戏”改为“安庆腔”、“安庆调”、“安庆戏”,但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名称更改可能会引起一定的争议,并可能影响黄梅戏

    举报
  • 用户9465113620828

    在题主的问题时,我先看到了一个网友的,他说“黄梅戏是黄梅县人民的乡风……少数安徽人说是他们唱出名了黄梅戏,不如说是影视英特尔互联网的助力……”,答题的楼主是肯定认为黄梅戏是属于湖北黄梅县的,因此我不得不参与讨论,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安庆人。 对于黄梅戏的起源,一直众说纷纭,而《人民日報》记者张贺同志在2017年1月12日以《黄梅戏发源有新说》為題发文,文章指出“最近安徽省专家通過田野考察和資料研究,提出了新说法,认为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地区,此说推翻了流传较广的起源于湖北黄梅县的传统说法”。因此,黄梅戏是在安庆乃至安徽继承、发展和壮大的。 “黄梅调”最先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又叫“采茶调”,那只是“调”,而不是“戏”。黄梅戏的形成,那是在安庆市的怀宁县老县城石牌镇(有着10万多人口的千年古镇)安徽的各路戏班子都云集在那里,开始露天“搭台”唱戏,这样才有黄梅戏,其中严凤英也就在石牌镇“搭台”唱戏而出名的,最后在安庆市才有剧场开始正规唱戏,例如,在安庆市有民众剧院、胜利剧院,每天晚上表演一场大型古装黄梅戏。黄梅戏的语言以安庆方言为基础,声腔以安庆民歌为基调,黄梅戏吸收的不少民歌早在黄梅戏诞生之前就已经在安庆地区流行。而黄梅戏的音乐95%来自安庆地区已经流传的民歌、花鼓戏、弹词、高腔和徽调,而这个得到黄梅戏老音乐作曲家时白林先生创新发展(安庆人,还健在)。而且安庆方言与湖北黄梅方言的“平仄”关系存在明显的差异,安庆方言的特色就是语音平缓,很少出现高低陡峭的跳度音律,因此安庆方言决定了黄梅戏唱腔的波浪起伏的流畅悠扬。 至于题主说的黄梅戏不叫“安庆腔、安庆调、安庆戏”的问题,“黄梅戏”这是历史上形成的。在这里,我要反问题主,我国戏曲国粹——京剧,是由我们安庆市潜山县人程长庚先生把“徽戏”带到北京,从而形成京剧,那为什么不叫“北京腔、北京调、北京戏”呢? (雕像座落在安庆市莲湖公园“票友广场”)

    最后我要感谢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韩再芬等一批安庆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们,是他(她)们为黄梅戏的艺术事业付出了自己的心血,而使黄梅戏成为我国五大地方戏曲之一。

    举报
  • 夏夏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